燕京赵氏御医学派传承谱系
“燕京赵氏御医学派”是以研究清末太医院院使(即太医院院长)赵文魁的学术思想及其脉学理论《文魁脉学》为主题,尤其以继承与发扬著名温病学家赵绍琴教授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为特点的中医学术流派。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燕京赵氏御医学派”具有清晰的学术传承脉络、鲜明的学术思想,临床疗效卓著,精于宫廷四部八纲脉法,临证四诊合参,尤重辨脉求本,寒温并用、升降气机、给邪以出路、宣畅三焦、条达气血。善于治疗各科疑难杂症,其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受到中医界同仁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历史溯源
“燕京赵氏御医学派”之源可追溯至赵绍琴祖上,其家族世代业医,至其父亲赵文魁时居住京城已九代,皆以医为业。从赵绍琴曾祖父起即入太医院供职,其祖父赵永宽为光绪前期御医。
“燕京赵氏御医学派”的创始人为赵文魁,其为光绪后期御医,后被晋升为太医院院使(即太医院院长),宣统年间,御赐其头品花翎顶戴,总管太医院、兼管御药房、御药库事务。1924年,太医院解散后,赵文魁悬壶京门,堂号 “ 鹤伴吾庐 ” 。每日患者盈门,名噪京师。1930年,北京首届中医学社成立,赵文魁被推举为北京中医学社名誉社长。当年北京地区瘟疫流行甚烈,其治愈患者不计其数,因而在治疗温热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其独到的见解。上世纪 30 年代初,北京地区痧疹(猩红热)猖獗,赵文魁日夜应诊,出入于病家之中,操劳过度,不幸身染疫疾,以身殉职。赵文魁一生笃嗜医书,收藏宋、元、明、清之原版医书甚多,日间应诊,夜来诵读。博采众家之长,学验俱丰,师古而不泥古,在脉学、温病、杂病等多方面颇有建树,教导后学:“老师指一点,自己悟一片”。原拟晚年著述,不幸早逝,卒未成书,仅遗留脉学手稿一部,以及大量医案,经赵绍琴整理补充编辑成《文魁脉学》与《赵文魁医案选》传世。赵文魁的学术经验博大精深,他呕心沥血,将经验传于门人及儿子,验于临床,誉满京城,为“燕京赵氏御医学派”的形成、壮大与迅速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该派的开宗立派之人。
学术思想
赵文魁身为御医,出入宫廷,多以脉诊论病定夺,故于脉学一道,致力最深。他认为,凡病皆根于内而形诸外。症或有假不可凭者,而脉必无假而诊知其本。故若能于诊脉上痛下功夫,则临证诊治必能切中病机而无误诊误治之虞,逐步形成了辨脉求本的独特学术思想。其治杂病,注重祛邪。他博采众家,学验识广,从中医经典中创新,在脉学、温病、杂病等多方面均有独到学术见解。如他认为,透热转气一法,可贯穿卫、气、营、血治疗的各个阶段。他精究李时珍脉学,以表、里、虚、实、寒、热、气、血八纲统领27脉,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浮、中、按、沉诊脉四法,从而诞生“宫廷四部八纲脉法”这一学说,突破古之定见,为脉学理论开创新的学说。
传承发展特色
1. 主流传承谱系清晰
“源”、“流”、“派”是构成中医学术流派的基础框架,又是流派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环节。“燕京赵氏御医学派”是以光绪前期御医赵永宽为源(第一代),宫廷御医,奠定基石;以清末太医院院使赵文魁为首(第二代),开宗立派,启蒙授业;以赵绍琴为核心(第三代),承前启后,医道流长;以彭建中、何志勇、钟孟良、辛松峰、张晓阳、宋乃光、殷晓明等为代表(第四代),兼收并蓄,发扬光大,传播海内外;以夏克春、孙晓光、赵艳、钟利群、耿贤华等为代表(第五代),崇古尚学,中西汇通,开创新局面。“燕京赵氏御医学派”传承谱系清晰,学术特色鲜明,发展迅速,规模宏大,科研、学术、临床齐头并进,成为影响海内外各中医学派发展的典范。
2. 学术特色明显
1)临床强调四诊合参,尤重辨脉求本。
临证强调四诊合参,必察脉、色、舌、症,而四诊之中,尤重脉诊,从诊脉以求疾病之本质。
2)运用“宫廷四部八纲脉法”这一学说于临床,以判断病位、病性及表象。
3)善治温热、疫疹,主张宣透达邪,提出温病的本质是郁热及给邪以出路的治疗原则,用药平正轻灵。
4)疑难杂证重攻邪,攻痰逐饮法尤擅长。认为病由邪生,治当攻邪已病,邪不去则病 不愈而正不复,邪去正复。凡化痰逐饮,活瘀散结,行气开郁,消食磨积,皆在攻邪之列。本虚标实则以扶正为主。用药量重味简。
5)重视立法组方。临床立案,在四诊清、辨证准的基础上尤重立法,其法明确严密,与病机恰合,与处方呼应,可以说以法统方,或用古方加减,或自出机杼,皆与病机相符。故其效可期,也在必然之中。凡案,一病一法一方,一脉相承,读之令人豁然开朗。
规模较大,发展迅速
“燕京赵氏御医学派”自光绪年间创立以来,一百多年间,名医辈出,弟子及再传弟子遍布国内外,其队伍扩大之迅速,学术影响之深远,足以证明流派发展模式的合理性及学术思想的实用价值。
赵文魁(1873~1934)
赵文魁,字友琴,祖籍浙江绍兴。祖上世代业医,至赵文魁时居住北京已九代,皆以医为业。从其祖父起即入太医院供职,其父赵永宽为光绪前期御医。赵文魁幼承庭训,少年时代即在其父赵永宽的指导下颂读中医经典,传承家学。赵文魁17岁时,其父不幸病故,遂承父业,入太医院为御医。后被晋升为太医院院使(即太医院院长)。
宣统年间,御赐其头品花翎顶戴,总管太医院、兼管御药房、御药库事务。1924年,太医院解散后,赵文魁悬壶京门,堂号 “ 鹤伴吾庐 ” 。每日患者盈门,名噪京师。1930年,北京首届中医学社成立,赵文魁被推举为北京中医学社名誉社长。上世纪 30 年代初,北京地区痧疹(猩红热)猖獗,赵文魁日夜应诊,出入于病家之中,不幸身染疫疾,以身殉职。赵文魁遗留脉学手稿一部,经赵绍琴整理补充编辑成《文魁脉学》传世。
学术思想
赵氏身为御医,出入宫内,多以脉诊论病定夺,故于脉学一道,致力最深。他认为,凡病皆根于内而形诸外。症或有假不可凭者,而脉必无假而诊知其本。故若能于诊脉上痛下功夫,则临证诊治必能切中病机而无误诊误治之虞,逐步形成了辨脉求本的独特学术思想。其治杂病,注重祛邪。他博采众家,学验识广,师古而不泥古,在脉学、温病、杂病等多方面均有独到见解。如他认为,透热转气一法,可贯穿卫、气、营、血治疗的各个阶段。他精究李时珍脉学,以表、里、虚、实、寒、热、气、血八纲统领27脉,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浮、中、按、沉诊脉四法,突破古之定见。
临床经验
赵氏于温热病多所心得,认为凡温热病,莫不由内热久郁,复感温邪,内外合邪,故为高热,甚则神昏。虽然高热如炙,切不可因之而专进寒凉,因寒则涩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过用寒凉,每致冰伏其邪,增重其郁,愈使热邪难出,而有遏邪入营血之虞。凡初起高热,邪在卫分者,必用疏卫之法,辛凉清宣,宣调肺气,使三焦通畅,营卫调和,自然微汗而愈。若邪热内传,尚未完全入气者,当以疏卫为主,略加消气之品,仍使邪由卫分宣散而出。若热全入气分,姑可放手清气,但也须少加疏卫之品,以使邪有外透之机。邪热入营,当用透热转气之法,切勿纯用凉营清热之品,当视其兼邪之所在,食滞者消其食,痰结者化其痰,瘀阻者行其瘀,湿郁者化其湿,必使体内分毫无滞,气机畅达,则里热自可逐出气分而解。对于血分证治,亦当仿此。他的这一针对温病的治疗学思想,既符合临床实际,有效地指导温病的治疗,又防止机械地划分卫、气、营、血病程,创意性地揭示了卫气营血辨证的理论内涵。
瞿文楼(1891~1957)
瞿文楼,名书源,自号困勉庐主人,河北新城县人,出身于世医之家,父亲瞿子安是光绪卅年前后太医院御医。 瞿文楼幼承家学,后考入太医院医学馆。经过四年学习, 精读《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大方脉》、《小方脉》、《妇人科》、《痘疹科》、《外科》、《针灸》、《推拿》等课程。光绪三十四年瞿文楼以第一等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太医院医学馆,同年任职太医院为肄业生、恩粮、医士、八品吏目。辛亥革命以后,瞿文楼在北京南池子官豆腐房十三号开业行医,成为京都名医。
自 1933 年起,瞿文楼曾分别受聘于北京国医学院、华北国医学院任中医教授。1940 年~ 1942 年瞿文楼受聘于汪逢春主持的北平医学讲习所任中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卫生部中医顾问。 1930 年~ 1934 年,瞿文楼受赵文魁委托为少年赵绍琴(当时赵绍琴 13 岁)讲授《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温热经纬》和脉学等中医基础理论。许多科目原文都由瞿文楼亲手工笔抄写,然后交赵绍琴背诵学习。瞿文楼按照太医院医学馆的标准严格要求赵绍琴。例如,对《黄帝内经》不仅要求全文背诵,而且还要求把唐代王冰的注文也一字不落地背诵下来。然后再为其讲解经文的微言大义。
韩一斋(1874~1953)
韩善长,字一斋,晚号梦新,满族人。早年曾受业于清太医院院使(院长)赵文魁及院判(副院长)李子余,任太医院御医。民国以后,悬壶京城。前后行医60余年。先生治学严谨,许多中医经典著作都能熟背如流,尝云:“ 熟讯经典,博览群集,贵精善悟,于无文处求文,无字处求字,得其弦外之音,旨外之旨,阴阳在握,玄妙在心,庶几寡过 ” 。先生又博学强记,对《临证指南医案》、《叶案存真》、《本事方释义》等书深有研究,并付诸实践。临床擅长内、妇、儿科,对于肝病、虚损、血证等尤有独到之处。每日患者盈门,活人无算,名满京城。
赵绍琴于1938 ~ 1942年间,每日下午必到韩一斋诊所侍诊左右,获益良多。几年间收集韩一斋临床医案数大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赵绍琴于工作之余废寝秉烛,将所集韩一斋医案分门别类,字斟句酌,详加按语,辑成《韩一斋医案按》数十万字。尚未付梓,就在文化大革命之初被 “造反派 ” 掠去原稿,至今不知去向。未能为韩一斋师留下传世之作,竟令赵绍琴抱憾终生。所幸韩一斋之临床心法已由赵绍琴发扬光大。韩一斋尤为擅长的肝病辨治,已由赵绍琴总结为 “ 韩一斋治肝十法 ” 而流传后世。
汪逢春(1882~1948)
汪逢春,名朝甲,号凤椿,苏州人,吴门望族。受业于吴中名医艾步蟾。壮岁游京,述职法曹。后悬壶北京三十余年。汪先生博学多才,善书能文,博览群籍,勤学苦读,虚怀深求,毅力过人。精究医学,焚膏继晷,三更不辍。无论冬夏,清晨即诊,每日患者盈门,诊治病人常常逾百。他还在天安门内朝房设施诊所,对贫寒病人不仅诊费全免,而且赠送药物,分文不取。汪先生诊疾论病,循规前哲,而应乎气候、方土、体质,诚谓法古而不泥于古也。每有奇变百出之病,他医束手者,先生则临之自若,处方治病,条理井然,手挥目送之间,已然奇效。先生位列北京四大名医,实至而名归也。
汪逢春热心中医教育,注重人才培养。其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即在京兴办国医职业分会、中药讲习所、医学讲习会等,不仅亲自登台讲授,并出面邀请北京中西医各科专家轮流授课,培养了一大批中医药人材。时至1937年,先生已有门人40余人。汪师每于朔、望日停诊,亲自为门人讲授经典。并命诸弟子于授课之余,组织同砚小集,切磋研讨。凡《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书,均要求次第理懂。汪师每于节假之日,携诸弟子,登北海琼岛,假揽翠轩(北海白塔附近之饭店),杯酒言欢,讲授经典;或共载一舟,荡漾于太液池(北海)中,师生同游,其乐无穷。
汪先生终日忙于诊务无暇著述。诸弟子为了继承其学术思想,研究其临床经验,将平素随老师学习的记录整理成册,题名为《泊庐医案》。先生自费印刷,赠送同仁与诸弟子。 汪先生授徒,特别注重临床实践。其设立施诊所,令诸弟子轮流应诊,免费为患者诊治。特别要求弟子应诊时必须详细记录患者脉、舌、色、证,及立法、处方、用药,次日交他审阅。先生批阅弟子的施诊脉案甚为严格,常于关键处亲笔点评。现存施诊脉案中赵绍琴主治一男性小儿患下痢呕吐,用“芳香升降”方法。先生批语云:“应用莱菔子,不可以呕吐而避免也。”又特别注明:“先以白蔻仁、食盐、玉枢丹服之,然后再服药,始能有效也。”
汪逢春先生与赵绍琴关系非同一般。汪逢春抵京之初,即执师礼从游于文魁公门下。故汪先生对赵绍琴恒以师弟相称。四十年代初,赵绍琴抱病在床,汪师亲往探视,归来又亲笔写信慰问,其信中云:“绍琴师弟:昨午浴后,精神爽适,顺道至尊宅,明窗净几,室小而洁,余暇读书,诚佳境也:且尊居僻静,远世尘之气,更显清雅悠逸。余已年力就衰,所恨者,少读书耳!明年花甲,拟将浮俗之事减少,与同学共同研究医学,考究经典。老而思学,不知此愿能达到否?古人云:‘骄下者必谗上,利人用必为人所用。’此乃千古不易之道。无论科学发达,凡属人类,必须理此道。邦离道必亡,人离道必败。弟当细味斯言,埋首自忍。⋯⋯”一片殷切期待之情跃然纸上。故知汪先生对赵绍琴不仅传以医术,而且诲以做人之道。赵绍琴传汪逢春之学而发扬光大之,岂非天意而然哉!
赵绍琴(1918~2001)
出生于世医之家,其曾祖父以下三代均为清宫太医院御医。其父文魁公在本世纪初曾任清末太医院院使,医术高超,名噪京师,后被推举为北京市中医学社名誉社长。赵绍琴少年时代就在父亲的督导下诵读中医经典著作,手不释卷,日夜不辍。
1934 年,他继承父业,悬壶京师。后又从师于京都名医瞿文楼、韩一斋、汪逢春三先生,集家学与三家真传于一身,成为名副其实的京都御医和名医传人。其本人所著及弟子整理的著作有《温病纵横》、《文魁脉学》、《赵绍琴临证400法》、《赵绍琴临床经验集》、《赵绍琴内科学》、《赵绍琴温病讲座》、《温病浅谈》《赵绍琴内科精要》、《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赵绍琴温病学讲稿》、《赵绍琴医学全书》、《赵绍琴亲传医学全集》等。
学术思想
赵绍琴认为,温病的本质是郁热,卫气营血皆然。故尔,治疗温病必须贯彻宣展气机、透邪外达的治则,不可徒执清热养阴,遏伏气机。宣透为治疗温病之要义。宣,指宣散、宣发、宣通、宣畅;透,指透泄、透发。宣透的治法属于祛邪的范畴,它的特点在于为邪气寻找出路以引邪外出。比如,温病的卫分证,属肺卫郁热证。因此,卫分证的治疗应辛凉清解,宣郁清热。此辛散意在开郁,并非发汗解表。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中提出“在卫汗之可也”,他认为这并不是应用汗法,绝不能用辛温发汗之法,当用辛凉清解之法,清解肺卫热邪,使邪去热清,卫疏三焦通畅,营卫调和,津液得布,自然微微汗出而愈,虽不发汗而达到了汗出的目的。“汗之”不是方法而是目的。银翘散在银花、连翘、竹叶、芦根等清解之品中,加入荆芥穗、豆豉、薄荷,且用量极轻,其用意不在发汗,而在开郁闭。因此,温病初起治法不可言辛凉解表,只能是辛凉清解。
赵绍琴临证重视脉诊,强调诊脉分浮、中、按、沉四部。他将家传脉学整理归纳,提出诊脉八纲(浮、沉、迟、数、虚、实、气、血)和诊脉四部(浮、中、按、沉),与旧说大不相同。他将浮、中、按、沉四部,在温病中对应卫、气、营、血,在杂病中反映标象和本质的关系。如浮、中部所得反映疾病的现象,沉、按部所得反映疾病的实质。他所提出的诊脉八纲(浮、沉、迟、数、虚、实、气、血)是指8类脉象。浮、沉言病机之趋势,迟、数言病性之寒热,虚、实言邪正之盛衰,气、血言病位之浅深。
临床经验
在温病治疗上,赵绍琴善于运用叶天士"透热转气"法救治高热不退、昏迷等危重病证。他把透热转气法广泛地应用于温病卫、气、营、血各个阶段的治疗,以透邪外出为指导原则,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大大地发展了叶天士的温病辨治理论。如温病气分证,使用辛寒清气的治法达热外出。营分证的治疗在清营养阴中,适当加入具有开达、宣透作用的药物,以去其壅塞、排除障碍、宣畅气机,使邪有出路,则入营之邪即可外透,转出气分而解。如湿热入营,可用芳香化湿清热以开郁,疏通气机,使营热外达。如邪入心包,轻者用菖蒲、郁金清心豁痰、开窍通闭,连翘轻清透泄、宣畅气机,重者必用牛黄、至宝丹之类以开其闭,使营热外透。对于瘀血阻滞气机而热邪入营者,则应于散血之品加入琥珀、桃仁、丹皮等,活血散瘀通络,排除障碍,宣通气机,导热达外。他认为,以上宣畅气机的治法皆属透热转气范畴。即使温邪入了血分,仍应考虑透热转气之理。
在内科临床方面,赵绍琴以善治疑难重证而著称。他创造性地把温病卫气营血的理论应用到内科杂病治疗中,对一些疑难病证主张从营血分进行辨证,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毒性心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均取得了满意疗效。他认为,内科病症多由邪气阻闭气机,人体气血循行障碍,内郁不宣,邪气不得泄越,蕴蓄于内引起。所以内科杂病的治疗,可用解郁、疏利、宣泄等法,开散郁结,宣通其滞,调畅气血,通达营卫。治疗时,他喜用升降散(白僵蚕、蝉蜕、广姜黄、生大黄),寒温并用,升降相因,宣畅三焦,条达气血,使周身气血流畅,火郁之邪可得宣泄疏发。根据他的经验,治火郁证需酌加风药,如防风、荆芥穗、苏叶等,以风药行气开郁,调畅气机,通达腠理而发其郁火。
何志勇(1962~)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特聘专家、终身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卓越中医(5+3)班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研究专家协作组专家,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传承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专家,安徽省政府保健专家,湖北省三峡大学宜昌市肿瘤医院中医肿瘤中心名誉主任,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中医肿瘤何志勇名医工作室、中医VIP门诊特聘专家。
上世纪 80年代中毕业于原安徽中医学院中医专业,旋师从三代御医之后、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著名中医学家赵绍琴先生,为北京“四大名医”汪逢春再传弟子。曾去青海医学院工作,后考取原上海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抗衰老专业博士研究生。个人游学甚广,学术经验源自宫廷,弘于庐州,广纳博采南(徽、沪、粤)北(京、津、晋)诸派精华。擅长望诊辨八纲、识六淫、析七情,真假之症,多能一目了然。于五运六气应用尤有心得,时病重气、杂病重运。经方、时方、经验方、运气十六方、自制方,灵活运用,择善而从。重根本,通督脉为先;从寒热,结构之上唯象。早年针药并用,晚近专注于药物,主治各种疑难病症,处方特别,疗效显著。
夏克春(1975~)
医学世家,启蒙于新安医学,曾任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典病房主任(新院区储备),安徽中医药大学华佗菁英班第一届、第二届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燕京赵氏御医学派第五代传人。国医大师李佃贵弟子,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疑难杂症分会副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经方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中医分委会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针灸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
2016年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被选派去俄罗斯莫斯科传统医学实践发展中心工作。2018年在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进修半年。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被派驻黄山市休宁县陈霞乡泮路村卫生室开展中医全科,中医疗效显著,日接诊量超过一百多名患者,深受百姓好评。2020年被评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021年被任命为新安医学传承跟师带教导师。2021年6月被评为“黄山好人”荣誉称号。2021年8月被评为安徽省教科文卫体系统职业道德先进个人。2021年9月成立黄山市中医院夏克春名医工作站。2022年10月成立黄山市中医医院新安医学特色经典病房(中医肿瘤科),任学科带头人及首席专家。2024年11月开设合肥市中医院中医疑难病门诊。
擅长中医全科各种疑难病、慢性病的中医诊治及针灸治疗,临证活用经方,对各系统肿瘤病的中医诊治有丰富经验。自创“束针法”治疗颈肩腰腿痛及癌痛,疗效显著;提出“通督九针”学说,以通督脉调阳气守真元。
通督九针学说:通过针刺督脉九大重要腧穴来调节阳气而治疗五脏六腑及四肢百骸疾病的学说。
督脉,十二经脉中的手三阳与足三阳的经脉均会于督脉,故有调整和振奋全身阳气的重要作用。督脉对人身的元气有密切影响,因督脉由下向上,贯脊属肾,它的别络从上而下,循膂络肾,肾为人身先天之本,为性命始生之门,两肾连系命门,可以维系一身之元气。《黄帝内经素问·骨空沦》:督脉分布在腰、背、头面正中,总督六阳经,调节全身阳经经气,故称“阳脉之海”。督脉前后与任脉、冲脉相通,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相合,联系心、肾、脑。督脉在背后中脊,总制诸阳,故谓之曰督,督者都纲也。其循背脊上行,犹如裘之背缝也。
病机分析
督脉起于会阴,并于脊里,上风府,入脑,上巅,循额。邪犯督脉,则角弓反张,项背强直,牙关紧闭,头痛,四肢抽搐,甚则神志昏迷,发热,苔白或黄,脉弦或数。督脉上行属脑,与足厥阴肝经会于巅顶,与肝肾关系密切,督脉之海空虚不能上荣而充脑,髓海不足,则头昏头重,眩晕,健忘;两耳通于脑,脑髓不足则耳鸣耳聋;督脉沿脊上行,督脉虚衰经脉失养,则腰脊酸软,佝偻形俯;舌淡,脉细弱为虚衰之象。督脉主司生殖,为"阳脉之海",督脉阳气虚衰,推动温煦固摄作用减弱,则背脊畏寒,阳事不举,精冷薄清,遗精,女子小腹坠胀冷痛,宫寒不孕,腰膝酸软,五脏六腑机能失调等,舌淡,脉虚弱亦为虚象。
主治病症
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局部病证及相应的五脏六腑疾病。督脉督一身之阳气,只要是阳气衰弱都可以在督脉上找到合适的穴位进行治疗。
通督九针的选穴
头部两穴,取诸阳之会的百会和醒脑开窍的风府。背部从大椎开始共7穴:大椎宣通阳气,补阳通络;身柱镇惊健脑通脉;至阳、脊中安神志,强腰脊;命门、腰阳关健脾补肾,为元气之根,命门之火;最重要的是长强,为督脉起始第一穴,是督脉之根基,并有“呻吟大痛穴为真”之说。同时针刺督脉所用补泻手法之不同,其临床治疗作用也有区别。